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诉讼 |
分类:合同文书 时间:(2023-04-12 08:59) 点击:403 |
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诉讼在诉讼开始了之后,如果诉讼的一些证据不足够或是当事人提出了中止等等,是可以进行诉讼中止。但诉讼中止也是有相应的情形,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能够进行诉讼中止,什么情况下诉讼中止? 网友咨询: 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诉讼 律师解答: 1.一方当事人死亡,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; 2.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,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; 3.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,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; 4.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,不能参加诉讼的; 5.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,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; 6.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。 律师补充: 诉讼中止和诉讼中断的区别是: 一发生的事由不同:前者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,后者因提起诉讼、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。 二发生的时间不同:前者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,后者在整个诉讼时效过程中。 三法律效果不同:前者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,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,后者重新计算。 【法律法规】 《民事诉讼法》 第一百五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中止诉讼: (一)一方当事人死亡,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; (二)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,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; (三)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,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; (四)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,不能参加诉讼的; (五)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,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; (六)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。
该文章已同步到:
|